目前为止,大部分治疗性抗体药物都是从小鼠或者人源化小鼠开发出来的,小鼠仍然是开发治疗性抗体药物的首要选择。但是,随着1997 年兔单克隆抗体的融合细胞株240E-W的发现和RabMAb®平台的建立,鼠单抗的局限性被克服。近年来,考虑到兔单抗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工作者开始选择兔单抗平台来开发抗体药物。
与小鼠相比,兔拥有更丰富的免疫抗体谱,这是由于兔的免疫抗体谱系产生机制除了有体细胞超突变过程,兔还有一个基因转换机制。也正因如此,兔抗甚至可以识别部分鼠抗不能识别的抗原表位。兔抗体在区分诸如表位变异(如修饰)、突变和构象变化等细微差别方面也更具优势。
从兔子身上回收的B细胞数量是老鼠的50-100倍。
兔单抗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药物临床开发,伴随诊断,细胞治疗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019年4月15日,诺华的Beovu (brolucizumab) 获得了FDA的批准。它是一种靶向VEGF的兔来源通过人源化改造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2020年2月21日,FDA批准了eptinezumab-jjmr (Vyepti)在成人偏头痛预防治疗中的应用,这是一款靶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人源化抗体。
这两款兔源经过人源化后单克隆抗体的获批,证明了兔单抗的可成药性。
为帮助药企加快抗体药临床前开发的步伐,缔码生物基于单B细胞技术开发了DimAb®重组兔单抗开发平台,应用该平台对所有可成药靶点制备DimAb®先导抗体分子和相应的DimAb®B细胞种子库。药企客户可以从缔码生物直接引进先导抗体分子或从B细胞种子库快速筛选更多抗体。目前,我们围绕血液肿瘤、免疫检查点、实体瘤相关170+靶标,已开发出B细胞种子库及对应的先导抗体分子,并已完成人-兔嵌合, 其中大部分靶点的分子已完成人源化改造。